查看原文
其他

AI领航,创新无界|首届“清华企业家日”在清华大学举行


云兴霞蔚,荷气馥园。2024年6月22日,首届清华企业家日(TEEC DAY)活动在清华大学举行。校党委书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邱勇,校长李路明,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唐超,清科集团董事长、清华企业家协会(Tsinghua Entrepreneur & Executive Club,TEEC)主席倪正东等出席活动并致辞。

为了提倡和传播清华企业家精神,清华大学从2024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作为清华企业家日(TEEC DAY)。此次活动由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主办,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协办,140多位TEEC校友企业家与学校师生代表互动交流,传承弘扬“受助、互助、助人”和“回馈母校与社会”的清华企业家精神,共探科技创新发展,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邱勇致辞

邱勇向首届清华企业家日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介绍了学校发展的最新情况。他说,清华大学当前正朝着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目标加快迈进,年初以来学校推动一系列事关长远的工作部署,坚持以更实的作风、更严的标准、更团结的局面,推进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多年来,身处各地的清华校友企业家厚植家国情怀,永葆创新之志,勇于拼搏、敢闯敢试,为国家发展和母校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创新是大学必须承担的重要使命,也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跨界合作,孕育着巨大的创新机遇。面向未来,我们期待与广大校友企业家们共同努力,更好地发挥大学和企业创新双引擎作用,集聚优秀人才,培育创新文化,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添砖加瓦。

李路明致辞

李路明向TEEC校友企业家们的到来表示欢迎。他介绍了学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探索以及在人工智能领域积极推进基础与交叉研究、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相关布局,并表示,首届清华企业家日主题论坛聚焦AI开展研讨交流切合当下、意义非凡。希望清华企业家日活动能够在增强校友企业家与校内师生的互动联系上发挥更大作用,希望校友企业家们持续关心支持学校发展,助力学校更好地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共同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清华力量。

唐超致辞

唐超代表海淀区对活动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也对清华大学长期以来对海淀区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清华人秉承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在各个领域创造出引人瞩目的成就。清华大学是海淀区最重要的创新合伙人之一,与海淀区共同支持了量子院、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共同建设科研成果孵化平台、概念验证中心,培育了一批优秀的企业。TEEC DAY为清华校友们提供了交流机会,也为海淀区的创新生态带来了璀璨的光彩。她介绍海淀区正在布局建设“1+X+1”现代产业体系,并在举全区之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离不开清华校友的贡献和支持。唐超欢迎清华校友在海淀进一步投资兴业、生根发展,希望与大家一起共享未来机遇,共赢美好未来。

倪正东致辞

倪正东代表TEEC感谢学校对企业家校友的关心和厚爱。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关注着校友企业家的成长和发展,为TEEC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支持和帮助。正是这份关心和厚爱,让TEEC成员在创业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勇敢。他特别感谢母校专门设立清华企业家日(TEEC DAY),清华大学成为国内首个面向全校师生设立“企业家日”的大学,这不仅是对企业家精神的认可,更是对清华企业家校友们的肯定、勉励和高度重视。倪正东介绍了TEEC的发展历程,指出母校一直是TEEC成员的精神源泉和强大后盾,TEEC也从未忘记回馈母校、回馈社会。希望以2024年的首届清华企业家日为起点,继续携手前进,以实际行动诠释清华企业家的精神,为国家和世界贡献清华企业家的智慧和力量。

首届清华企业家日活动由“AI时代:机遇与责任”“AI+: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创新+Bridge”三个分论坛和“荷塘夜话:企业家之夜”组成。



“AI时代:机遇与责任”主题论坛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邓锋、孙茂松、薛澜、刘圣、周亚辉做主旨演讲。副校长杨斌主持论坛

在“AI时代:机遇与责任”论坛中,5位嘉宾分别从清华企业家精神、大模型、通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治理挑战和治理原则、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做主题演讲,副校长杨斌主持论坛。

北极光投资顾问(北京)有限公司创始管理合伙人、TEEC创始主席、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邓锋回顾了成立TEEC的情景,感慨TEEC的稳健成长和发展壮大,最关键的因素是初心、价值观与组织建设。TEEC的初心是集体英雄主义,缘起于清华精神,用集体的成功,成就个人的成功;以个人的成功,促进集体的壮大。清华企业家精神体现为“领导力”和“创新力”两方面的能力,他进一步阐释了清华企业家精神的内核,包括:其拥有超越财务回报的理想,勇于创新、不惧失败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团结创业、互相成就的传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回馈社会的使命感的精神内核。“头顶蓝天,脚踏实地”,他希望将清华企业家精神注入清华的价值塑造体系中,TEEC应该且可以助力企业家精神的教育传、帮、带,培养既有创新力又有领导力的清华学子。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分享的主题为“通用人工智能之新探索——从图灵测试走向维纳控制论”。他认为,智能体技术正在成为OpenAI的核心战略,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语言生成大模型、大模型的代码生成、图文大模型和视频生成大模型、3D建模等4个方面能力的显著提升,为智能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智能体的自然延展包括可交互(聊天)数字人、元宇宙中的元社会等。他还介绍了检索增强生成(RAG)、自己所带领的清华NLP实验室最近研发的LEGENT-交互式3D具身智能体平台,与面壁智能合作的ChatDev等智能体之关键应用案例。他指出,鉴于支撑通用智能体的世界模型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智能体、具身智能仍面临很大的挑战。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在技术、伦理、产业、社会和治理等层面所面临的风险挑战,提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8项原则,包括:和谐友好、公平公正、包容共享、尊重隐私、安全可控、共担责任、开放协作、敏捷治理,旨在更好协调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关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控可靠,推动经济、社会及生态可持续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对比介绍了人工智能治理的国际发展状况和中国对策,并分享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管理办法》修改过程这一中国敏捷治理的案例。

中际旭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TEEC 副主席刘圣介绍了中际旭创的全球化运营模式、技术实力和行业地位,以及AI高速发展如何带来迫切的算力需求,进而带动全球服务器部署和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他说,AI高速发展对通信带宽提出更高要求,对后端网络稠密度提出更高要求,算力中心光模块的研发成为推进AI算力发展的主要瓶颈。中际旭创不仅对算力中心光模块进行技术路线和产品路线的探索,还布局了硅光子技术,进行相关产业的垂直整合。他感慨清华精神支撑自己走过孤独艰难的创业期,让自己在困难的时候有信心克服,在懈怠的时候有使命感拼命向前,最终在光通信行业坚持下来,希望通过TEEC平台和TEEC DAY活动,今后与母校有更多联系和互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成就自我。

昆仑万维创始人周亚辉以“十年AI与我的故事”为题,介绍了昆仑万维的发展历程及其在AI金融、AI医疗、自动驾驶和机器人、AI大模型等领域的探索。他认为,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核心价值在于大幅度促进各学科的科研领域突破性进展,进而改变各行各业。对待人工智能的合理心态应是:拥有十年之内做成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热情、资源和投入,同时做好30年后AGI才会实现的心理预期,只有这样正确的态度,才能避免一窝蜂追热点式的现象,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并研究人工智能。



“AI+: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圆桌论坛



(左起)方方、洪波、吴华强、潘建岳、童之磊、张鹏参加圆桌论坛

在“AI+: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圆桌论坛,水木投资集团合伙人方方、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为先书院院长洪波、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华强、武岳峰资本合伙人潘建岳、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智谱清言CEO张鹏,交流了对AI未来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见解,对AI如何催生新业态并推动跨界融合、知识工作产业自动化、创新产品与服务等进行了展望。

论坛上,嘉宾还探讨了大学与企业如何通过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促进AI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一致认为大学是推动科技创新由0到1的重要力量,企业是促进科技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助推器。TEEC校友企业与大学未来将进一步“双向奔赴”,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实现多元资源互通,推动AI领域创新人才培养,加速产学研落地。



“创新+Bridge”论坛



(左起)刘奕群、王燕、刘毅、王鹏飞、王广志发言

清华大学科研院院长刘奕群介绍了学校科研创新工作总体情况、2030创新行动计划开展情况,以及大学创新体系和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基本情况。他重点介绍了2030创新行动计划的开展情况,包括:围绕量子信息、生命医学、天体物理、几何数学等前沿方向,布局一批重大基础研究攻关任务;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空间通信、新能源、绿色化工等方向,布局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完善重大项目支撑管理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刘奕群说,学校积极布局重大科研项目,争取重大型号任务,建好重大机构平台,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下的有组织科研模式,夯实基础研究,服务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努力做到“科研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需要丝丝相扣”,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担当,以新气象、新作为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院长王燕介绍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工作进展情况。过去十年,在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长足发展,连续多年在国内高校保持优势。目前学校约45%的有效专利技术已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了对企业的技术供给;通过许可、转让和做价投资转移转化科技成果1065项;成立初创衍生企业300多家,其中50多家实现退出,20多家先后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落地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发展区域。面向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谋划,发挥市场作用,持续深化改革,积极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清华大学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刘毅、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王鹏飞、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王广志分享了院系知识产权转化的情况。

来自清华医学院、材料学院、美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车辆与运载学院、化学系、化学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交叉信息研究院、未来实验室10个院系的青年学者们介绍自己和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

参访合影

论坛合影

活动开始前,TEEC会员们还前往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I-center、脑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参观交流。TEEC前任主席陈大同、吕大龙、刘晓松、许志翰等,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亚勤,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苏郁松、段江飞等出席了相关活动。



宣传策划 | 新媒体团队

宣传统筹 | 孙春苗

文字 | 彩雯

编辑 | 思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